先受病为本,次受病为标。盖因太阳病,下之,表邪乘虚传里,里不受邪,则气逆上行,仍在表也,当复汗之。
肺主气,肺为邪所乘,气逆而不下也,故令咳嗽。加减详见本方。
此二者,便如久旱将雨,六合阴晦,雨后庶物皆苏,换阳之吉兆。缘其温暑二证,从冬时伏寒所化,总曰伤寒,所发之时既异,治之不可混也。
脉沉实,在里者,以下解之。其证有二,一者气虚,一者停饮。
潮热者,属正阳明胃腑,旺于未申,一日一发,日晡而作,如潮水之有信也,专主胃中实热,燥粪使然,宜下之。有汗,加减冲和汤;无汗者,羌活冲和汤;口噤切牙者,大承气螈者,则急而缩,则缓而伸。
若并而未尽,是传未过,尚有表证,法当汗之。或大便结,大热干呕,错语呻吟不眠,犀角解毒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