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八月秋分节起,至十月立冬终止。 此为阴寒所遏,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。
各二钱半)麝香(半钱)上细末,乳香、没药、麝香另研,渐入拌和,以浸药酒,调飞面煮糊,研筑丸,弹子大。如烦躁,井华水调下,十味香薷饮(《百一选方》。
与汤一升,腹中转矢气者,更服一升。但热不寒者,名潮热;先寒后热者,名似疟。
伤寒六七日,发热微恶寒,肢节烦疼,微呕,心下交结,外症未去者,柴胡汤、桂枝汤主之。痰在中焦,关脉洪滑,二陈汤加竹沥、胆星;有结痰痰积者,加海石、瓦棱子。
熬时忌鸡犬、阴人。凡壮热烦躁,用柴胡、黄芩、大黄解利之。
不转矢气,勿更与之。脉沉为邪在里,今反发其汗,则津液越出,肠胃干涸,大便为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