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脉起于气街,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,阳明脉亦挟脐旁去中行二寸下行,故皆会于宗筋。然曰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”,又曰“其本在肾,其末在肺,皆聚水也”,又曰“肾者,胃之关也。
阴盛则血脉凝涩不通,故为病痹。喻言人之色脉,一有失调,则奇恒反作,变态百出,亦不可以常数计也。
凡治牛马,类行此法,北人宜用之,故后世所用灸之法,亦自北方来也。无积而病在中者,脏之虚也,故当随病所在,求其脏而补之。
膀胱为水腑,故其盛极衰极皆能死。并至如风雨,上为巅疾,下为漏病。
再观于地气上腾,而为黑云,遮蔽日光,雨水便降,即此可悟虚火之症,而知为阳虚阴盛无疑矣。若下脱之机关已具,其脉细微欲绝,二便血下如注,或下利清谷益甚,四肢虽冷,尚觉未寒,二便之间,尚能禁者,此阳气下趋,而君火尚未与之俱趋也。
邪气至心,其病已极,此而弗治,故不出十日当死。邪微者浅而在表,故为咳;甚者深而入里,故为泄为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