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中三阴,阴盛则阳微,故以附子、姜、桂辛热之药祛其阴寒,而以六君温补之药助其阳气,五味合人参可以生脉,加麝香者,通其窍也。 若非篇章简要,见闻不多,集中采用,不满数十家;又恐注释大繁,观者易倦,其中篇章漫衍,不能尽录者,不得不稍为删节,非敢轻肆,以限于尺幅也。
故半夏之辛,所以燥脾,人参之甘,所以养胃,脾胃治则不虚;丁、姜之温,所以行痰;细辛之辛,所以散饮。 阳证身痛,但拘急、身不能转侧;阴寒身痛,体势沉重,宛如被杖,以此别之。
腰为肾之府,冷湿之邪着而不移,故腰冷、身痛,是着痹也。本方除茯苓、甘草,加黄连,面糊丸,姜汤下,名三圣丸∶治痰火嘈杂,心悬如饥。
邪在表则呻吟不安,在里则烦而闷乱,邪自表而方传里,故默默静也。肺为华盖,至清之脏,有火则咳,有痰则嗽。
或曰此云表虚,与伤寒中风表虚同欤?今详四物,亦皆攻顽散结之品,更之未为不可,然依旧本,仍录乌羽、赤硝、紫盛者,不欲遽然去之,盖曰爱礼存羊云尔。
头汗出者,只是头有汗,跻颈而还皆无汗也。则阳明以葛根为主药,少阳以柴胡为主药矣。